2010年7月19日

隨筆三

【閱讀】一向沒有閱讀的習慣,因為沒有專注力的緣故(尤其對文字)。對於閱讀的經驗,大概只在停留在過去。倒帶回顧,發覺每個階段都有著偏好一個特定作家/作品類型──

中五時候讀郁達夫。《釣台的春晝》該是第一本較有印象的作品,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文字能有的盛載力,就短短一句句子,包容的畫面、情懷,皆很深厚。(但不知為何,當時就在他的遊記散文中,感受到是一點鬱結。)

至於中六,我讀衛斯理。那年暑假,在短短兩個月間,看了超過三十本作品。記得當年對當中展示的宇宙觀、時空觀念,極之著迷。那年夏天,對時間空間有新的想像,思想空間也一下子開拓了。印象中最喜歡是《原子空間》、《玩具》和《頭髮》。

中七時初讀紅樓夢。最深刻是跛足道人一首道破世情的〈好了歌〉,還有大虛幻境的、關於虛實的二元世界的描寫。(所謂的“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歷世,然後轉化成空。正是“本來無一物”…)寫的是一生,說破了是世情。

大學一年讀Jean-Paul Sartre。那年初接觸存在主義,始發現和自己的人生觀不謀而合,(無論是論及與他者的關係、與世界的非理性碰頭、還是對自在的理解方面)。從那時起,開始接觸哲學類別的作品,雖然認識不算深,但總算經歷過不少的思考,對於自身、與世界,多了理解。這些想法,沒法透過文字說清。只可以說是內在的理解。

在大學二年,在外地巧合“遇到”顧城的選集。對於他,我有必要說出,是他讓我感受一種發自內心的孤獨,從他的作品,能刻切感受孤獨的強大力量。(如說基於對世界的深切了解,“悲”與“苦”是作家必然情懷,而這種“悲”、“苦”導向自毀之途。那我倒自私地希望只作為一個平凡人。)

大學三年讀雜劇。因為論文的緣故,(當年要交論文題目,想也不想就知道自己想要做的題目──有關虛無(飄渺)的範疇──人生、戲劇、夢境、心理、幻覺、存有、空無、禪…)因而讀了很多相關的書目。

…對了。這就是關於我閱讀的歷程。大概,是僅限於此的有限。

雖然對於讀過的文章作品很快淡忘,但不能排除,在閱讀的過程不知不覺,塑造了自我的本質,對人生觀、對世界的理解構成(或不明顯的)影響。最後想說出,閱讀於我,是偶然觸及的緣份,沒有刻意找尋一本書,只是巧合地翻看,然後深刻。都是緣份。

【多說一句】就想在思考中途,按下暫停鍵。

2010年7月18日

泡沫



泡沬

混和粗糙雙手的泡沫
保留,至於多年之後
逐漸埋藏掌紋的深淵
猜想一直被複製下去,無休止地

想起母親打蛋的情狀
「愈是用力,蒸出來愈不幼滑」
她每次都在說明
她確知
也更知道要出心出力
她的蒸水蛋至今依然粗糙
水蛋下放,在多年前在多年後
(熱鍋中泡泡冒出
同時地、不斷地)

(一生、一破……)
洗刷,一群肥皂泡升起
一戳就破的──那是夢幻
「每一個存在的世界,都像一個肥皂泡」
泡泡宇宙就是單純的使我著迷
在我存在的肥皂上
想像分身的生與滅、
能量轉移增減
然而,
手中的泡沫終於洗去

勺子輕輕撥動一杯泡沫咖啡
我猜想支配我的至今仍是這
假設的理論
「我們的世界,
是所有可能存在的世界裡最好的世界」
我相信是了

這時玻璃窗外小孩拿著肥皂水
吹起一個一個泡泡
一戳就破的──那是夢幻
那是仍然美好的夢幻

2009年2月19日

《字花》第二十六期,第45頁,Jul–Aug 2010

2010年7月15日

失憶症



失憶症

用顏色筆寫下的假期,新一年的
第一天咖啡店裡記下一年的假期
一年的目標,和耐人尋味的事項
更不自覺的計算起跟你有能相聚
甚或相遇的機會
因你在旺角上班的緣故於是我決定
找一份坐標相近的工作在格網之內
搜尋藍色的車身紅色的車窗的汽車
有時候可笑緣份是屬我的刻意安排
而你就毫不覺察到鮮藍的車子引人注目

端來的特濃咖啡始冒出烏黑的輕煙
一切都顯得耐人尋味
四周的人在看消閑雜誌,不曾注意
我已看穿他們的心不曾平靜
花花公子和FACE是明顯不過的掩飾
我翻起最新一期潮流雜誌異常出神
我想要是復古能成為來年潮流的話
每個人心中的潮流
回到最初的設想非無法實現
也許我能想起那經歷,我曾經上了藍色的車
紅色窗外一陣變奏景觀突然不尋常扭曲
世界靜止

跟我曾經待在一起的那一位患有
思想過度活躍症的投資專家
他的口頭禪是只談風月不談世事
理想是拋開在世間的抱負和期望卻沒辦法地年年月月
日復日在投資市場上打滾──現實的一種
而我早已逍遙世外卻沒法誘使他與我同行
於是造就我們處在兩個世界的平行
可以相望不可接近,於是我們微笑溝通
即使生活無奈你仍對我發出微笑
我只有以僅有的笑對你作出安慰
──這都是我們生活的一點安慰了
如此如此我們的關係

這時熱飲已待在我的面前,蒸發
一點餘熱
餘溫或許溫存過度氾濫過度的瀾漫
只因我仍想登上藍色的車與你駛到
只有風月沒有世事的世界
在去年開始,我已錯過這種機會
我不知道、
已不再知道

我的失憶症又發作了
忘記咖啡早已端來
忘記有否登上你的車子
忘記冷卻的特濃
喝下去
將會是一口苦水

2010年2月4日

《香港作家》雙月刊2010年第4期,第29頁,2010年7月1日
http://www.hongkongwriters.hk/node/638

2010年7月14日

隨筆二

【慣性】要是生活早已為我建立了一種慣性…那就欣然接受。去毀壞,是對自己的一種突破遠是連累?都說不清。而在旁人眼中,我的不去選擇從來是不智,但我卻不欲為之。身邊有催促我前進的人,或是因於他們的影響而使自己去進步,((旁人都只管說是自己限制了自己的發展)(要是選擇的是“墮落”?))?

原來這是一句自己在從前說過的話──“不讓自己在日後後悔”。結果想的太多,落實太少,不如只想著一件事就好了。為了不讓自己後悔。就為自己做點事。

【反差】其實有想過要實踐的事,不過人實在太疲累,(無論是身體上(體力透支)還是精神上(好頹)),也許是安於慣性的心態,結果想過就放下。可能是要改變的“現實”──當再沒讓我慵懶的機會,當現實是一個無情催人前行的機機,當,可以走出,一個密封的房子(《No Exit》by Jean-Paul Sartre)…

【距離】彷彿已能準確拿捏的一段距離──既在目前不能目視、既在心中亦放逐。在無法觀摩處想像一種視覺。而幾近清晰望見的影像突然沖淡,成幻象。

【一句】要是能理解,就別再以出於玩弄的心態對待。

2010年7月13日

詩兩首:距離、瑣碎



距離
緊靠著
隔空的身影
影子不斷漫延,至於深夜
至於與景觀混於一體、至於
融和

雲影濃淡不定
風的飄渺
隱隱約約一陣游思掠過
人欲語
糾結

彷彿正被注視而強行牽引話題
今夜星辰、
今夜風
又止掉
月光漫過天際、流落人間,流過
窗櫺對影的
圯廢的靈魂

絲線在,不自覺間脫落不自知
反正將要走到白頭
你跟自己說

曾經想要說的話
欲語、還休

依然緊靠著
隔空的身影
影子漫延不斷、至於深夜
至於無數深夜

2010年3月17日


瑣碎
看來已習慣
在寧靜中走進熱鬧
你我各自說話卻不在乎內容
只在乎發聲,繼而
隱入寧靜,最後一下碰杯聲後
不語

是為一種往復
不自覺溶入旁人的世界,無法抽離
始發覺熱鬧裡也許不存有什麼
只有動機
最終撕裂一張彩色
各自帶走,屬於自己的色系
你的暗綠我的鮮黃,他們的
只有一角的,原來不意味什麼

終投置在垃圾箱的盡頭,因質變
自然扭曲
因於沈澱
固態而成氣態
(續續上升、
湮消)

原來享受受著牽引無目的
“是真實的?為何離開了
再沒經歷的知覺”
我問你、你不答

而空洞的依然空洞

2010年4月19, 23日

《秋螢》復活號第八十四期(休止符),第71頁,2010年7月1日

2010年7月9日

風箏



風箏

牽著我的小手到原野去
然後看到別的孩子在放風箏
借助一根絲線一陣風
一隻彩色的遠古圖騰
一隻黑白的象形的鳥
半空中表演,風的姿態

然後你指示一雙手牽引風箏
奔行一段距離
要鬆手,讓風箏,在風中

風箏依然停留,在手中
不用怕,是時候起飛
在風中在天空之上,它總可見
一道距離
在遙遠的附近

你握著我手、我握著的捲軸
放鬆更多、收回更多
然而一直在目中的
終斷線飄飛,一去
不回顧
可恨手中依然,緊緊握著
那捲軸

原野上,絲線著地
遍地落花

而我,是遠去風箏
是你要接受的事實

2010年5月28日

《香港文匯報.文藝天地》,2010年7月9日,C2
http://paper.wenweipo.com/2010/07/09/OT1007090005.htm

浮動看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