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30日

2009年8月28日

在那遙遠的地方(組詩)(七首選三首)






在那遙遠的地方(組詩)(七首選三首)

一,傳說

由右而左延伸的曲線
路線
停止在最開端
開展在最末端

傳說
我們是天空降下的水
似有靈性的不偏不倚
灑落路上
──成為天水路

和紙張初次接觸的筆
交出墨水
劃過一段距離
推到終結而不息止
路要一直走下去

我們帶笑
先知先覺的在終點上回顧
說明旅程
有先驗的意義


三,客運

收歛
一道眉彎
五號下鋪
六時日照被複製至八時九時
窗簾沿日照滑下
看沒有流線的風景

擱在窗前的啤酒碰飲
小孩在解連環鎖
叫賣的車子曾經經過吧
臥鋪上沒有應對
身邊的枕頭正收緊了一個折痕


七,時空的奔馬

這是同一個世界的陌生的世界
這是重要而不曾注視的角落
這是落後是文明的領域
沙粒蓋過領土的盡頭
這裡是通向神秘的路途

野馬飛奔
踏上不歸途
遺忘了時間的深度
只向無止境前進
沒有生命的有生命

一路追趕出走的飛燕
沾染一身傷痕
最終發現
這是一個不能被發現的世界

在關外的月光下
輕輕駐足
擊一個石子
呼喚古時失散的雄燕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牆內掛著一幅字句
落後與文明之間
圍牆逐片倒下
歷史不倒

即是流山廢堵,亂世毀壞
我們都在內心珍藏
花開花落,鳥飛起又落下的
寧靜的靈魂

此刻,我們踏月歸去

2009年6月26-27日

《秋螢》復活號第七十四期,第33-35頁,2009年8月15日

2009年8月21日

北島〈日子〉

日子

用抽屜鎖住自己的秘密
在喜愛的書上留下批語
信投進郵箱 默默地站一會兒
風中打量著行人 毫無顧忌
留意著霓虹燈閃爍的櫥窗
電話間里投進一枚硬幣
問橋下釣魚的老頭要支香煙
河上的輪船拉響了空曠的汽笛
在劇場門口幽暗的穿衣鏡前
透過煙霧凝視著自己
當窗簾隔絕了星海的喧囂
燈下翻開褪色的照片和字跡

北島〈無題〉

無題

他睜開第三只眼楮
那顆頭上的星辰
來自東西方相向的暖流
構成了拱門 
高速公路穿過落日
兩座山峰騎垮了駱駝
骨架被壓進深深的
煤層

他坐在水下狹小的艙房里
壓艙石般鎮定
周圍的魚群光芒四射
自由那黃金的棺蓋
高懸在監獄上方
在巨石後面排隊的人們
等待著進入帝王的
記憶

詞的流亡開始了

北島〈無題〉

無題

我看不見
清澈的水池里的金魚
隱秘的生活
我穿越鏡子的努力
沒有成功

一匹馬在古老的房頂上
突然被勒住疆繩
我轉運街角
鄉村大道上的土
遮蔽天空

目空

目空

旅程上
耳筒裡熟悉的音符
游走在寂寞的邊緣
孤身和隻影,室溫中
尋找微妙的平衡

窗外流過花木
一條長長的暗道
越過去,
即便夢入第幾層的紅樓
迷霧裡
不急於看花
卻輕捎來一箋一管
沾一沾霧氣
筆墨流淌青春的淚滿面
迷信宿命
得待千世輪迴才修成正果
刻印沒有斷句的舊經典
箋紙從此擱在
空坐之上

於空洞裡尋問
我的回憶與命途
指我迷津
告訴我命中注定可以改寫
滿紙不再是荒唐

暗道門忽地打開了
逃出來,再進不了

重門掩
迷霧散盡
箋上文字續續
隨緣而化
印象中只遺下
“迎著淒風冷雨看風景”
花木還是花木
曾經夢入紅樓幾多層
不知曉

此刻天也空,地也空
只借一句好了便好了
空坐之上
遺下空無一物

2009年8月17日

〈目空〉 - 新詩 - 香港本土文學大笪地 - Powered by Discuz!

2009年8月18日

2009年8月16日

「無為有處有還無」--以禪境三層看《紅樓夢》的思想

「無為有處有還無」
──以禪境三層看《紅樓夢》的思想

  《紅樓夢》的故事由許多小事件堆疊而成其形,以數個大主軸穿插眾多小故事而成,架構極其宏大。因此《紅樓夢》的主題,向來被認為迷離惝怳,各家有不同闡說,索隱說,自傳說,色空說,闢情說,闡空說,四大家族興衰說,子孫不肖後繼無人說,叛逆者與衛道者間的鬥爭說,青年女性悲劇論等等,並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在《紅樓夢》第一回中,作者自云:「因曾歷過一番夢幻之後,故將真事隱去,而借「通靈」之說,撰此《石頭記》一書也。故曰「甄士隱」云云──此回中凡用「夢」用「幻」等字,是提醒閱者眼目,亦是此書立意本旨。」[i]然世間無常,原本是一場「夢幻」,修道歸真,方能脫離塵世苦海。這就是他要隱去的「真事」,也即《紅樓夢》的主題。

  這是作者自言《紅樓夢》的創作緣起,正說明紅塵繁華背後,世事一場大夢。本人以為,《紅樓夢》的確切主題,說不清,但從思想上著眼,《紅樓夢》一書意涵更深廣,此是作者的一番夢幻後有感而發,當中記錄的正是主人公「情」的經歷,而在整個情之上的,正是「空」的夢幻,主人公經歷世情,最終捨世情而去。歷世是一個循環往返,正如曹雪芹開卷大書:「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可知情空有著互相轉移的關係,空為無,情色為有,正也應了《紅樓夢》的大旨「無為有處有還無」,正是由迷至悟的過程(無-有-無有),或者說是(情-不情-情不情),現就這觀念展開本人的論述。

  以禪境三層作比喻,在禪的觀照下,第一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第二景: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第三景: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現借以禪境三層說明《紅樓夢》之大旨。


一,見山是山,見水是水──情

  在《紅樓夢》中,第一景便是「色是色,相是相」,文中有云:開闢鴻蒙,誰為情種……趁著這,奈何天,傷懷日,寂寞時,試遣愚哀:因此上演這懷金悼玉的紅樓夢。紅樓夢正像一齣戲,上演的正是情的劇本。然而情卻永遠演在虛幻的舞台,人生終結時,情亦瞬間化為虛幻。

  在《紅樓夢》中,寶玉是「情」的代表,所以最大的癡迷者是賈寶玉,最大的幻滅者亦是賈寶玉,最大的醒悟者,仍是賈寶玉。寶玉的性格和感情世界也是十分複雜的。寶玉出生在一個封建貴族家庭,彌漫在他的周遭的,是那上層社會的虛偽名教與當中男性貴族生活的腐爛醜惡,他雖不脫公子哥兒的生活,但他卻感受到現實社會對他的精神壓抑,這便他形成了獨特的生命感受。又由於自幼生活在姊妹中間,後來又進入大觀園的女兒國,那些少女們善良純潔和辛酸悲苦的遭際,使寶玉思想受到了深深的熏陶,在他心裏,人只有真假、善惡、美醜的劃分,對於寶玉而言,在他身邊的大觀園女子,通通是真善美的象徵,他特有一套女兒觀,說「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便覺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寶玉曾說:「女兒這兩個字,極尊貴,極清靜的,比那阿彌陀佛、元始天尊的這兩個寶號還更尊榮無對呢。」他蔑視王侯公卿,文人學士,只崇尚一些名叫「黛玉」、「晴雯」、「鴛鴦」的丫頭,甚至視她們為最高的善,勝過聖人聖賢。

  和眾女兒家產生的「情愫」,卻成為寶玉的全部生命,脂硯齋評賈寶玉用「情不情」三字,說明寶玉「多情」,甚至於將自己的感情賦予沒有感情的一事一物。用不求回報的情,去體貼世上的萬事萬物。

  至於寶玉與黛玉情的關係,則要從前生說起,林黛玉原是西方靈河岸邊三生石畔的一株絳珠草,經常受賈寶玉在天上的原型赤霞宮神瑛侍者以雨露灌溉,加之受天地的精華,後修成人形女體。因未酬報灌溉之德,心中鬱結一股纏綿不盡之意。恰遇神瑛侍者偶起凡心,要下凡造歷幻緣。警幻仙子要他們了結這灌溉之情,絳珠仙子回答:「他是甘露之惠,我並無此水可還。他既下世為人,我也去下世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也償還得過他了。」於是一起轉生人世。

  寶玉把他一生真摯的情感,賦與青梅竹馬的林黛玉,他更視黛玉為人世間最高的價值。但是,在封建家長們眼中,體弱多病又有點小性兒的林黛玉根本沒有本事當上寶玉的婚嫁對象。黛玉的死對寶玉來說不僅是愛情的被毀滅,而且是人世間最崇高的精神被毀滅。如此一來,生存的世界也變得毫無價值,於是他便帶著全部的「塵緣」,全部的愛,逃出再無可寄情的人世,到虛無縹緲的超現實世界去。這正好解釋了最終林黛玉病死,賈寶玉出家的原因。


二,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空

  第二境則是空,即看透了色的虛幻──色不是色,相不是相。人們所追逐的色相,不過是一種幻影。《紅樓夢》中,作者利用賈寶玉去看透空的道理,他所經歷的,不過是一場「夢幻」,最終成空的泡影。賈寶玉是紅樓夢一書的男主角,書中的情節主要是以他為中心,故事從他的前世寫起,幾乎就是在寫他一生悟道的經過。通靈寶玉的來歷於青埂峰,乃女媧補天時用剩的一塊頑石,石頭因無材補天,遂自怨自嘆,日夜悲號慚愧。石頭於是生起凡心,要求經過的僧道攜它入人世。僧道警示他:「善哉,善哉!那紅塵中有卻有些樂事,但不能永遠依恃,況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個字緊相連屬,瞬息間則又樂極悲生,人非物換,究竟是到頭一夢,萬境歸空,倒不如不去的好。」(《紅樓夢校注》,冊一,頁二。)[ii]惟石頭不聽,以後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攜入紅塵,歷盡離合悲歡炎涼世態。

  因此石上刻了「無材可去補青天,枉入紅塵若許年。此系身前身後事,倩誰記去作奇傳」,正是它歷世的傳奇,正正說明石頭前生那次無材補天,其實身後這次枉入紅塵也正是如此;石頭上的記載,也時指明對人生的體悟不能在人生之外完成,只有先進入人生,才談得上得到人生的解脫,因此石頭能體悟情空,也因入世而得。《紅樓夢》中,寶玉歷盡了世間情:愛情、親情、友情、艷情、矯情、濫情,最終才明瞭紅塵中究竟是「到頭一夢,萬境歸空」,因而悟「空」。

  跛足道人〈好了歌〉,甄士隱〈好了歌注〉正說明「無」的思想。


三,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空空

  第三景便是「空空」,即穿越了遮蔽之後,所見的山和水,是另一番山和水,不是原先俗眼肉眼裡的山與水,而是天眼道眼裡的山與水。這是經過空的洗禮之後的「有」,並非原先追逐的「有」。這是作者,甚至是寶玉對人生的最終體悟。石頭,對於紅塵中念念不忘的情,它得「通歷」,渴求入世「歷情」,但最終漸漸發現人生的真相,禍福莫測、命運亦難以把握。在《紅樓夢》第五回中,寶玉對人生的體悟尚處在可知與不可知之間,而這回記寶玉夢遊太虛幻境,隨著警幻仙姑踏進一門,抬頭一看,門前橫匾上寫「薄命司」三個大字,兩旁寫著如是對聯:「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為誰妍。」從字面上看,作者是通過對聯,規勸人們不要自我苦惱,自招悲傷,即使生的美貌、如花似月,也無法益於人間世事。但其實這副對聯也是預告了人物未來的悲慘結局。

  既如此,則應以超越的心去對待,有情也好,無情也好。而這情愛世界正如作者自己所說的孽海情天:「厚地高天,堪嘆古今情不盡;癡男怨女,可憐風月債難償。」明白到情終轉空,不如以明瞭這世情的心去對待世情,人生情緣,各有分定,「有情」時便享受,「無情」是不執。寶玉體驗過人生,已明瞭人生是「赤條條來去無牽掛」(二十二回),天下也無不散之盛筵,待得盛筵散時,寶玉便得通靈幻境悟仙緣(一百一十六回)正是寶玉對人生的最終體悟。

  「空空」之境同於六祖慧能「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一偈,《紅樓夢》二十二回中林賈談禪,寶玉曾寫一《參禪偈》偈:「你證我證,心證意證。是無有證,斯可云證。無可云證,是立足境。」寶玉想要說的是彼此都想得到對方情感的印證而生煩惱,只有到了情意滅絕無法再做驗證時,才算得上情愛的徹悟,到了萬境歸空,放下一切驗證的念頭,才是真正的立足之境,看透了常人對於情感的疏密是非糾纏。黛玉讀了,還覺境界不夠高,便補了八個字:「無立足境,是方乾淨」黛玉則進一步把空境徹底化,告訴賈寶玉:連空境不執著,連空境不空境都不去分別,即根本不要陷入情感「有」「無」的爭論糾纏,把人為設置的爭論平台也拆除,抵達「空空」境界,那才算是真的乾淨。


  整體而言,夢與醒,幻與真,實是中國文學上重要的主題與佈局,《紅樓夢》正正利用了這般格局,而背後還包含了極大的思想內容──對人生的體悟,人生之完成,就注定要經歷這些情感的糾纏和煩惱,只有回到「無」的本體(真正的故鄉),才算完成,而在暫時路過的他鄉真「無所住」(不執著),才能徹底擺脫人間的一切慾念和一切佔有之心。對人生的體悟不能在人生之外完成,只有先進入人生,才談得上得到人生的解脫,是所以石頭必要歷世情,寶玉必要經歷癡迷,幻滅,和醒悟。


[i]曹雪芹,高鶚著 :《紅樓夢上,下》,黃山書社,1988年,頁1。
[ii]曹雪芹,高鶚原著,馮其庸等校注 :《紅樓夢校注》,臺北市:里仁書局,1984年,冊一,頁2。


參考書目:
曹雪芹,高鶚著:《紅樓夢上,下》,黃山書社,1988年。
曹雪芹,高鶚原著,馮其庸等校注:《紅樓夢校注》,臺北市:里仁書局,1984年。
梅新林著:《紅樓夢哲學精神》,上海:學林出版社,1995年。
李劼著:《歷史文化的全息圖像──論《紅樓夢》》,上海:知識出版社,1995年。
陳文新,余來明著:《紅樓夢:悲劇人生》,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
子旭著:《解讀紅樓夢》,臺北:雲龍出版社,1999年。

2009年8月3日

《牆頭馬上》李千金的形象塑造及其發展

《牆頭馬上》李千金的形象塑造及其發展

  《牆頭馬上》為旦本作品,劇情都由女主角李千金推動,在劇中,李千金是一豪爽、率真、潑辣的閏秀,雖然她的身份是大家閨秀,但她在衝破封建禮教和習俗的枷鎖時,表現得更強烈、更堅決、更大膽,融合了市井女子有膽識,敢作敢為的特徵。這樣的塑造,有別於其他元雜劇,把女子寫成被動者,而婚姻命運交由封建家長,或男主人公安排。而李千金則被塑成主動者,她熱切追求愛情,表現主動,大膽,她遇到裴少俊時,不像深閨待字的少女顯得羞人答答,反而能主動表示自己的愛慕,率真形象表露無遺。其形象十分真實,而且富生命力。

  正因如此,她的形象在劇中是一直發展的,由對青春的自覺開始,便開始對自己的生命有所追求。一旦心中有所追求,自然不惜一切去完成,青春的生命力由此體現,當中必然帶有反叛的精神,擺脫一切阻礙,一心一意完成追求。劇中李千金,正經歷這種對生命的追求的過程,表現堅持而執著。現在則由這三個人生過程,結合戲劇的情節,去說明李千金的形象如何得以塑造。


一, 表現青春的醒覺:

  劇中首先表現了女主人公青春的醒覺,主要集中在「觀畫顯志」和「遊園抒懷」兩段。女主人公李千金,一上場就毫不掩飾對愛情和婚姻的渴望,她說:「往日夫妻。夙緣仙契。多才藝。」面對一些屏障上的佳人才子,便想到自己也正值適婚年齡,心下不禁生起一些期盼,盼望自己能「招得個風流女婿」,而李千金本有親事安排,其父「當初曾與裴尚書議結婚姻。只為宦路相左。遂將此事都不提起了。」婚姻願望也就落空了,故覺「躭閣的女怨深閨」。又因而「消瘦春風玉一圍」,終日悶悶不樂,面對問親的更是「不語」。

  李千金作為獨處深閏的少女,苦悶心緒難掩,又時值春天,見此春景又引發心中無限想像。我們可以想像,深閏獨處,而因家教之嚴,故甚少接觸外在的世界,內心自然會比一般人對外在好奇,心靈亦較敏感。李千金本感幽怨,而見春光,便對春歸感覺無限惋惜,「怕春歸又早春歸」。

  經歷觀畫和遊園,才重新喚起李千金的心志,這裡表現了一種青春的醒覺,【寄生草】中寫:「柳暗青煙密。花殘紅雨飛。……正是東君不管人憔悴。」青春也像春天的花一樣易殘,而憔悴也是沒人管,這裡正好表現李千金對春歸的惋惜,但另一方面,正因青春易逝,紅顏易老,她更要把握有限的青春。在這裡,我看到李千金不妥協的精神,既「東君不管人憔悴」,那就只得自己來管,而面對易逝的時光,更要好好把握。這正是表現了青春的心理,從感傷的情調裡,獲得對青春生命的感悟。


二, 對愛情主動,熱烈追求:

  而另一方面,正是李千金對愛情的主動,是由其青春的覺醒而來,她開始意識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但卻未始把青春的生命力展現出。「牆下表白」這情節,正代表李千金對愛情的主動追求,開展了其青春意識。她在花園中邂逅騎馬遊園的裴少俊,雙方便是一見傾心,「四目相覰,各有眷心」,一個言「一個好姐姐」,一個言「一個好秀才也」,更互相欣賞對方的貌美。事實上他們一個「容顏出世」,一個「才貌兩全」,本是匹配,但若李千金不敢於主動表態,她絕不可能與裴少俊連繫上。

  而且,為了追求她一直渴望的愛情幸福,李千金什麼也不怕,她甚至甘願作出犧牲,她說:「既待要暗偷期。咱先有意。愛別人可捨了自己。」她在遇到裴少俊時,不僅主動表示自己的愛慕,更不惜「捨了自己」而成就愛情,意志堅定不移,毫無羞澀忸怩之態。後來更處處採取主動的態度。當裴少俊向她寫詩傳情,李千金便即酬詩寄意,她央求梅香替她遞簡傳詩,約裴少俊跳牆幽會,對愛情的追求積極主動。

  而在「花園幽會」一節,李千金約裴少俊晚上在後花園幽會,她便說:「早是抱閒怨時乖運蹇。又添這害相思月值年災。……月也你本細如弓一半兒蟾蜍。卻休明如鏡照三千世界。……你敢且半霎兒霧鎖雲埋。」敘說相思之苦,然後又表現焦急之情,盼望時光流駛。李千金在此展現出微妙的心理變化,她即使表示對愛情的熱烈追求,但從「待月簾微簌。迎風戶半開」,可見她仍保守深閏少女的幽微心態。而對於裴少俊,她沒有太多要求,只要他「休負心」就是了,這表示一個女子對愛情卑微的願望。正因一切看似美滿,她的前路也沒有阻礙,故她的形象在這裡未有明顯發揮。


三, 反叛的精神:

  至「覷破」一節,李千金的形象因著這情節而有所激發。當時嬤嬤撞破他們的私情,故意說要將裴生送官辦時,她和裴少俊一忽兒下跪求情,然後李千金竟然耍賴地威脅嬤嬤:「你要他這秀才的銀子,教我去喚將他來」,「待致命圖財」,還表示要以死殉情,迫得嬤嬤退讓,反映了李千金的個性,大膽而潑辣,她不欲受嬤嬤的欺壓,故只有自己頑強起來,對嬤嬤作一個反抗。結果她成功了,最後嬤嬤給李千金兩條進路:一是「且教這秀才求官去。再來取你」,不然則「就今夜放你兩個走了。等這秀才得了官。那時依舊來認親。」李千金的反抗第一步得到成功,而另一步則決定他們愛情的去路,結果她決心離家私奔。她深信自己要求及時婚嫁的的合理性,「那裏有女兒共爺娘相守到頭白」。李千金和裴少俊「私定終身」就是對抗的有效表現,反映了她大膽堅決的一面。

  及後李千金在裴家後院躲藏七年,生了一男一女,但終於被裴尚書發現,要驅趕她回家,並對她百般辱罵,罵她「敗壞風俗」,「婦人家共人淫逩。私情來往。這非過逢赦不赦。」「聘則為妻。奔則為妾。」她回答說:「我則是裴少俊一個。」而且「這姻緣也是天賜的」。李千金所說姻緣「天賜」,正好表現她深信自己行為的合理,她努力為自己爭取天賜良緣,爭取別人對婚事的認同,另一方面也在否定不合理的封建說教。

  劇中,李千金的形象十分突出。她不僅希望得到愛情,而且把婚姻自主看成是人生的權益,認為像卓文君那樣私奔是合情合理的事。因此,當她愛上了裴少俊,便義無反顧地離家出走。不過,這僅僅是李千金追求的一個方面,但她和一般懷春少女不同,相比之下,她更加看重人格的尊嚴。李千金說她只鍾情於一人,說姻緣天賜,無非是反駁裴尚書的污蔑,強調自己行為的合理和人格的純潔。對裴尚書詬罵的回擊,更一掃大家閨秀的「敦厚」和「蘊藉」,在這裡可見李千金的形象隨情節衝突的發展逐漸成形,變得極為立體。

  當裴少俊屈服於父親的壓力,寫出休書以後,她譏諷他「讀五車書,會寫休書」。李千金心下委屈,但仍理性地與裴少俊「義斷恩絕」,表現了剛強獨立的一面。對於無情被棄,李千金沒有立時呼天搶地,反而意識到自己必須醒覺,必須堅強,她看重自己的人格和尊嚴,覺得沒有必要屈服,而是應抗爭下去。反叛的個性得到最大發揮,這也是人面對突變,立時失去支持時所併發起的一種剛毅,原始生命的能量。

  最後的「蔑視功名」和「拒不認親」,李千金的反叛形象進一步展現。當裴少俊考中狀元,裴尚書知道了她是官宦之女,故前去向她賠禮道歉,要求她認親重聚時,她堅決不肯,並且對裴氏父子毫不留情地譴責,「兀的不笑殺漢相如。」即使裴尚書捧酒謝罪,她還是「斷然不肯」。在這裡,她拒絕裴家父子,拒絕一貫夢寐以求的婚配,正是受損害者作出的抗爭。她對少俊並非沒有感情,但為了維護尊嚴,她甚至準備割捨。在劇中,我們可看到,渴望愛情的李千金,所看重的又非僅僅是愛情。由於李千金注重維護自己的理想和人格,因此,她敢於把封建道德和封建倫理,統統扔到腦後,理直氣壯地掌握自己的命運,表現出堅毅倔強的個性。到這裡,李千金反叛的個性得到最終展現,人物形象塑造至此完成。


  整體而言,對於人物形象塑造,劇中塑造了大膽追求愛情的少女李千金形象,她雖出身貴族,卻率真、潑辣、敢作敢為,沒有大家閨秀的猶豫和軟弱,而李千金被塑成主動者,她熱切追求愛情,表現主動,大膽,她遇到裴少俊時,不像深閨待字的少女顯得羞人答答,反而能主動表示自己的愛慕,率真形象表露無遺。是以人物形象的能隨著情節而有所發展,也由故事的開始向最終走向完整。


參考資料:
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部:《元雜劇鑒賞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

關於通感

  錢鐘書先生在《通感》一文中為通感一詞下了一個定義:「在日常經驗裏,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往往可以彼此打動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個官能的領域可以不分界限。顏色似乎會有溫度,聲音似乎會有形象,冷暖似乎會有重量,氣味似乎會有鋒芒。」簡而言之,感官之間雖有不同的功能和感受範圍,但在文學領域中,它們同時又會相互影響,例如聽到聲音感覺像看到顏色(聽覺如視覺),看到顏色感覺在觸摸什麼(視覺如觸覺),所謂“通感”,就是指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和觸覺的溝通交融。

  在古詩詞中,通感的運用比比皆是,如清代詩人嚴遂成《滿城道中》中的「風隨柳轉聲皆綠,麥受塵欺色易黃」,這一例是以視覺寫聲音,這詩的通感很明顯,因為「聲」明明是聽覺,「綠」屬視覺;我們於是會問,「聲」為何會是「綠」的?看似奇怪,但卻不然。從詩的全句看,風拂柳絮,婆娑有聲,柳絲飄動,仿似一道綠簾散開,所以從這綠叢裡發出的聲音也似乎染了綠色。「綠」在這裡,既既點染了綠的顏色,同時又作了聲音的同義字。

  我認為,通感在古詩詞意境的營造上作用甚大,因為古詩詞中,篇幅不似文賦般,可以對意境仔細鋪陳,詩詞是運用有限字句作描寫,因此用字必須精煉。而往往,詩詞出色之處,正是以一字營造全詩意境。正如「風隨柳轉聲皆綠」,「綠」字的作用,也是詩意詩情的營造。通感手法的運用,在詩中能增強詩意、深化意境。而且,我們可把「通感」視為一種「陌生化」,因為運用通感手法能使語言創新,以一種新的體驗方法,去感受熟識的事物。如聲音的綠一般,某程度上,是對聲音的一種新的認知,和感受。

  再舉一個近代的例子,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描寫荷香,寫道:「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這一句把本是通過嗅覺得到的「清香」比喻成「歌聲」,但荷香只能以嗅覺感受,歌聲只能以聽覺獲得的,作者卻將嗅覺和聽覺有機地融為一體,寫出荷香的清新渺渺。我們會由句子的通感描寫作出聯想,用於遠處高樓上傳來渺茫的歌聲的體驗,來體味微風送來的縷縷清香。荷香如絲如縷,就如歌聲一樣隱約,聽覺的驗證和補充使人加深了對荷香的感受。正喚起人們一種渺茫難得的情感。聲音與氣味,雖由不同感官體驗,但是兩者卻在相似的體驗中,感受上也就不知不覺通溝了。

  文學作品的作用是表達感受,運用通感手法使作品構成多感性的語言,錢鐘書曾進一步說明:「尋常眼、耳、鼻三覺亦每通有無而忘彼此,所謂‘感受之共產’」,通過不同感官感覺的溝通交融,這樣也就能更全面地表達自己對客觀事物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