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8日

余光中〈芝加哥〉

芝加哥

新大陸的大蜘蛛雄踞在
密網的中央,吞食著天文數字的小昆蟲,
且消化之以它的毒液。
而我撲進去,我落入網裡
一只來自亞熱帶的
難以消化的
金甲蟲。

文明的群獸,摩天大樓壓我們
以立體的冷淡,以陰險的幾何圖形
壓我,以數字後面的許多零
壓我,壓我,但壓不斷
飄逸於異鄉人的灰目中的
西望的地平線。

迷路於鋼的大峽谷中,日落得更早
(他要赴南中國海黎明的野宴)
鐘樓的指揮杖挑起了黃昏的序曲,
幽渺地,自藍得傷心的密根歇底沏。

爵士樂拂來時,街燈簇簇地開了。
色斯風打著滾,瘋狂的世紀構發了
罪惡在成熟,夜總會裡有蛇和夏娃,
而黑人貓叫著,將上帝溺死在杯裡。

而歷史的禁地,嚴肅的藝術館前,
巨壁上的波斯人在守夜
盲目的石獅子在守夜,
檻樓的時代逡巡著,不敢踏上它,
高高的石級。
而十九世紀在醒著,文藝復興在醒著,
德拉克魯瓦在醒著,羅丹在醒著,
許多靈魂在失眠著,耳語著,聽著,
聽著
門外,二十世紀崩潰的喧囂。

1958

2009年12月21日

還鄉記(組詩)









還鄉記(組詩)

一,一回

故鄉的印象
了無印象
只因一別
足已三十多個周年

霞彩沾染屬於故鄉的色調
似藍非藍的雲彩
暗自在半空徘徊

飛機之下,萬家燈火
哪兒是故鄉的吊橋
哪兒是竹林
哪兒是兒時住的農舍房子?

下機的一刻
方才知曉
故鄉已是一座城市
而天空正掛著一輪月兒
滿不完滿的


二,一別

走一遍屬於她的回憶的道路
沿窄狹暗道走過去──
一段山頭奔走的童年
吃野果花蜜的甘甜

月下,靜夜思
她終究把回憶說成「倒帶人生」
我真的知足了
夠了


三,祭祖

鐮刀割出前行的路
野草早已長及人的高度
遮掩一段段風化的文字──
年代久遠的他們

來自名山勝地
他是西河人氏,她是遼陽人氏
想到生前還沒好好遊歷一番
甚或享過什麼福

離開的時候
只遺下子女
一張舊照片──
沒有笑臉的黑白照片
從此竹林深處,再沒有人家

那天為他們敬獻
一束由山腳帶至山腰的鮮花


四,無花果

尋訪故居的感覺是熟悉的陌生
也是陌生的熟悉
她說那像是吃新鮮的無花果──
三十年來未嘗的味道

因著陳跡已久而忘掉
因著重臨而憶記
短短的還鄉日子
把過去都一一吃盡


五,她把方言都忘掉?

三十年沒說的語言
你已忘掉了嗎?
你說不會
原來她早已重拾昔時語調,朗朗上口
忘掉的
卻是舊時物

原來這是麥芽糖,
這是炸米餅
那像糖葫蘆的
真是糖葫蘆嗎?

只管走著,看著
四周流動的方言,和
過場的檔口

跟你走到大街上
看到的,盡是新鮮的舊物


六,寧靜日子

生活異常寧靜
沒有電腦的日子
沒有手機的日子
熟悉的人群不存有

在時間之內,我只有一床一席
更多是一紙一筆
輕盈的呼吸,還有
沒有重力的步履

在時間之外,這生活不屬我的
我在?──我問──不答──

寫下異常平淡的詩句
筆跡原來輕淡無痕
原來「詩是生活」──
詩是現實


七,本地市場

像一本地人
輕易鑽進批發市場
不走歪路
隨行隨買

十塊的特色帽子
八塊格子圍巾
四塊水彩顏料
說了句從不易出口的
「多便宜呢!」
不是反話


八,遍遊山水

飛翠流霞
由九曲游至一曲
不動聲色
竹筏溪上滑行──
山挾水轉,水繞山行

千崖萬壑之上
一隻黑麂獨行
朝著一綫天光,危行


九,記憶的淨土

回憶裡的鄉土
走過真實的一遍
這有終止的旅程
她說「這是頭一回踏足鄉土」
也說「這也是最終一回」
此後,終不回

就讓這段經歷,在日後
淡化在回憶之上
大約別離時,
我不回顧

在記憶裡,我慢慢回顧

2009年10月24-26日

《秋螢》復活號第七十八期,第46-49頁,2009年12月15日

2009年12月4日

侵蝕



侵蝕

玻璃杯子
陽台上
把弄更迭的光明與暗影
企求折射出宇宙的深度──
總是,不能被確定

屬於屋外的
牆角的
攀緣植物,
在追逐
銀河的七色光芒,終於
爬行至窗台的高度
窗戶不開,那是無法觸及的神聖

雨水落在門外階梯,此際
落葉亂舞
花貓與老鼠躲在屋簷下
雨水不止,靜止的生物
不經覺,躍入了
時間的深淵
──漸地失卻與時並進的可能

當時我正守候在
一個位置──
也許是陽台,也許是牆沿
或許屋簷之下,或者是
無人知曉的空間
在企求理解,不能理解的世界

2009年11月11日

《香港文匯報.文藝天地》,2009年12月4日,C1
http://paper.wenweipo.com/2009/12/04/OT09120400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