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5日

〈聽聽那冷雨〉中的複疊修辭

〈聽聽那冷雨〉中的複疊修辭

  余光中先生的〈聽聽那冷雨〉,全文使用複疊的比例極重,此修辭的分佈很密。可以說,整篇散文就是構築在複疊之上,這種格局,在其他文章中極為罕見,複疊的運用,正是此文最大的特色。本文將會集中討論複疊修辭的使用,從而分析它在全篇的作用。複疊修辭構成的不只是語言的美,它亦構成意境美。而且,複疊在此文的應用,卻遠遠超過修辭的作用,在本文中,其有助於深化全文主題,而把作者的情感,甚至讀者的情感,通通納入複疊構成的文本中。複疊作為一種「修辭格」,卻超出了作為一「修辭格」的原來功能,本文為此特色作出分析。

  根據陳望道在《修辭學發凡》的基本說明,複疊是把同一的詞接二連三地用在一起的辭格。一般分為兩種:一是複辭,就是同一的詞在句中部相連接的位置重複出現,例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為知也」(《論語.為政》),其中「知之」與「不知」都是複辭的修辭。二是同一的字緊密相連而意義完全相同的,也就是「疊字」修辭格[1]。疊字、複辭都是複疊之類。在〈聽聽那冷雨〉中,兩類均有所運用,但尤其疊字,則連貫了全篇。「聽聽、看看、舔舔、簇簇、涼涼、徐徐、搖搖、沉沉、嘩嘩、撻撻、紛紛、冷冷」等疊字,信手拈來。還有不同形式的複疊,如一字疊兩字,「綠油油、濕黏黏、灰濛濛、白茫茫、濕漓漓、潮潤潤」等,疊字鑲在一個單獨的副詞或形容詞之後,成為較複雜的疊字結構。基本上,那是屬於一種形式方面的修辭,有關字,詞,句的特殊組合和使用。陳望道把它納入「詞語上的辭格」一列,是因為複疊的使用,表面上只是改變文字的數量,而沒有意義性的新增。比如「聽聽,那冷雨」,寫成「聽那冷兩」也沒有不可,它們同樣表達一個行動。但作者為什麼要用疊字來表達?當然有其深意。

一,複疊構成的語言美、音律美

  首先,我會把它視為一種語言美。在表面上看,由疊字組成的文句有種整齊美,「聽聽,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聞聞,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聽聽、看看、嗅嗅聞聞、舔舔」,兩字兩字,整齊均稱,故從表面看,已見文字排列整齊的美。同時複疊也強調了動作的重復性,是「聽聽」,不是「聽」,作者聽雨,也至少有兩次以上,是一種不斷重複的意思。作者一而再三聽雨,可見那冷雨,對他有深刻的意義,這雨令他回憶起從前?抑或從雨中,他感受到他方的雨?其實兩種皆是,從「聽聽」的角度,寫出作者「聽」的心境,盡情地抒寫他對大陸生活情景的回憶和思念,以及久離大陸、漂泊在外的「淒迷」心境,集中地表達了作者的思鄉愁緒。另外,文中又從「看看」、「嗅嗅」、「聞聞」等不同的角度寫「雨」,把感受與形式緊緊地聯繫在一起,因此使文章充滿意趣,也充滿韻味。

  而我們雖然說是在「看」文章,事實上,是我們在閱讀。看的時候,我們要不唸在口中,便是在心裡唸著。複疊的修辭增強了篇章的音韻效果,同樣的字、詞、句接二連三地重複使用,加強表達效果之餘,也使音節鏗鏘,跳躍。就像這一小段:「不然便是雷雨夜,白煙一般的紗帳裏聽羯鼓一通又一通,滔天的暴雨滂滂沛沛撲來,強勁的電琵琶忐忐忑忑忐忐忑忑,彈動屋瓦的驚悸騰騰欲掀起。」在讀句的時間,我們的語音會伴隨複疊構成的節奏而高低起伏。複疊構成的節奏,不獨文字上出現,聲音上亦出現。值得留意的是,文中的複疊是高密度的出現,為我們構成獨特的韻律感受,彷彿真的正感受「滔天的暴雨滂滂沛沛撲來」,和「強勁的電琵琶忐忐忑忑忐忐忑忑」這般強勁的節奏。由複疊產生的,是將文字轉化為實感──聽覺感受。複疊利用字、詞、語、句的接連使用,令文章本身構成了有序的文字排列。除此之外,亦使文章語氣得以加強,而行文間亦產生節奏感,比較沒有複疊運用的同樣句子:「滔天的暴雨滂沛撲來,強勁的電琵琶忐忑響動」,明顯地失掉節奏和氣勢。因此包涵在複疊中的,正是語言美和音律美。

二,複疊的抒情作用

  複疊對音韻效果構造幫忙甚大,我們或有一種錯覺,就是通過複疊,同一的字詞的不斷使用,有助增強文句的氣勢,但細膩的情感,則難於表達,這樣不盡真確。複疊善於加強音韻效果,也善於加強情感。在文章開首「先是料料峭峭,繼而雨季開始,時而淋淋漓漓,時而淅淅瀝瀝,天潮潮地濕濕,即連在夢裏,也似乎有把傘撐著」,複疊營造的,是一種淡淡的淒迷之感,是作者對於雨的感受,再帶入對雨的聯想。筆者認為,複疊營造的雨有一種散漫的感覺,回憶的感覺亦如是,所以作者說「連思想也都是潮潤潤的」,「雨裏風裏,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於是由緩緩的由臺灣島上的「雨季」引入對「大陸」的思念,而「大陸」的「春雨」,又連接著「他的少年時代」。

  在〈聽聽那冷雨〉中,句式隨情感波動而起伏,文中寫及下雨的聲音:「雨來了,最輕的敲打樂敲打這城市。蒼茫的屋頂,遠遠近近,一張張敲過去,古老的琴,那細細密密的節奏,單調裏自有一種柔婉與親切,滴滴點點滴滴,似幻似真,若孩時在搖籃裏,一曲耳熟的童謠搖搖欲睡,母親吟哦鼻音與喉音。」輕輕細密的雨水「細細密密」的打落,「滴滴點點滴滴」,好像是母親親切的聲音,複疊的節奏帶領我們的思潮,直達作者深遠的記憶之中。而我們必須了解文章的寫作背景,才可有效掌握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本文乃作於「1974年春分之夜」,當時作者離別大陸已整整25年,因此本文由臺灣島上的「雨季」入筆,扣住「雨」字展開聯想,「雨不但可嗅,可親,更可以聽。聽聽那冷雨」,來寫自己的喜怒哀樂,回憶了青少年時代在大陸生活的情景,抒發了濃厚的鄉愁。作者將「鄉愁」融入「雨」之中,同時也是將「鄉愁」傾注於「複疊」的使用中。余光中先生把傳統的修辭手法與文章主題巧妙地聯繫起來,在「複疊」修辭格中開展文字中的美感與韻味,大大提升了文章的表現力。

  複疊的使用增強散文句法的彈性、靈活多變,以增加情思容量,並適應表達不同情思的需要。〈聽聽那冷雨〉作出了示範,展示複疊在語言,造境和抒情三方面的作用。

  至於複辭,在此篇的運用是最簡單和直接的,它沒有如疊字般廣泛出現,而只出現了一次,就是「聽聽那冷雨」的隔離使用。「聽聽那冷雨」既是題目,也在文章中多次反覆運用。一方面是強調,強調聽雨的行動,也是強調了主題,「聽雨」是全篇的重心,由題目至內容、以至結束,無一處不是在書寫「聽雨」這事。正如孟建安一文所指,在整篇文章中多次反覆運用「聽聽那冷雨」除突出語意外,就是為了通篇文章不同段落、不同的話題上下銜接,前後語意貫通[2]。

  另一方面,複辭的出現,是作為情感的連接,作者的思想,是透過「聽聽那冷雨」而產生的,聽台灣的雨,大陸的雨,少年時候的雨,最後,是聽不到雨,「前塵隔海。古屋不再。聽聽那冷雨」──一份對過去、對歷史、對人世滄桑的情感。語言上,它是統一的,但隨在文章不同部份的反覆運用,所展示的是不同階段的情感,逐步深化的情感。黃慶萱在其《修辭學》一書中嘗為「類疊」(同一個字、詞、語、句,或連接、或隔離,重複地使用著,以加強語氣,使講話行文具有節奏感的修辭法[3],其實即為複疊辭格)提供了心理學的理論基礎,其謂「一個字詞語句, 如果反復出現,會比單次出現更能打動聽者或讀者的心靈。」[4]故我們在閱讀文章時,會因不斷出現的意象產生情感的作用,亦能明顯地感受到作者對「聽聽那冷雨」的不同感受。


  這複疊,作為一種詞語上的「修辭格」,它把同一的詞接二連三地用在一起,因此構成語言上、音律上的美。但是,它不只是一種「修辭格」,它更多是在文章寫境,生情方面起作用,故為文章帶來意境美,和感覺美,同時在抒情上也起有很大的作用。如果說單調是複疊的一個固有的限制,因此相對其他修辭缺少變化,但筆者認為,正因為它的「單調」,才構成了複疊「多元」的藝術效果。


[1]  陳望道著:《修辭學發凡》,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頁164。
[2] 孟建安:〈疊音裊裊,異彩紛呈——論余光中《聽聽那冷雨》中的複疊修辭文本〉,《平頂山工學院學報》,2004.12,Vol.13 no.4,P.84。
[3]  黃慶萱著:《修辭學》,臺北市:三民書局,2002,頁五三一。
[4]  黃慶萱著:《修辭學》,頁五三一。


參考資料:
(1)陳望道著:《修辭學發凡》,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
(2)黃慶萱著:《修辭學》,臺北市:三民書局,2002。
(3)孟建安:〈疊音裊裊,異彩紛呈——論余光中《聽聽那冷雨》中的複疊修辭文本〉,《平頂山工學院學報》,2004.12,Vol.13 no.4,P. 82-85。(4)孫云:〈再“聽聽那冷雨” 〉,新語文學習(高中版),New Chinese Study,2008年Z2期。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