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30日

尋回



尋回

小情人說過
要一起挽手
同遊於天和地
曾經愛唱這首歌
也愛在不穩定中共同幻想著穩定的和諧

青春漫下來
成了謳歌
不安的驚夢卻在心頭一掠

拿捏在手中會碎的歌聲
是關於迷戀的兒歌
兒歌再不屬於我們

於是我們,各自把情感安放
這是另類的藏寶遊戲
要是你尋得著
就代表大家有緣份

於是你把情感安放在心中
還故弄玄虛
說那是最遙遠的附近

而我
把情感流放宇宙
放生
好讓騰出新的空間安放
在一段距離之外完全的緣份

原來關於我們的情感
是不斷的流放,
尋回,尋回的尋回
直至
我擊落最後一個白日
在夜裡,我們靜靜存息

2009年7月5日

《80s Renaissance》第三期,第35頁, 2009年9月

2009年10月19日

不回



不回

一,

當沉醉的感覺失去
我知道,我醒來
急速滑行的字跡比劃著一點失落
寫下滿紙「失去」二字


二,

我失去了昨日
歡愉的疲憊
我在追逐了舊日的痕跡
妄想,在夢裡沒有醒來
熟悉的身影再一次逐漸靠近

夜光杯盛的酒
再次流過一地


三,

我在說一段獨白
我在聽一段獨白

光迅速下滑
我正慢慢醒來

2008年7月19日

《秋螢》復活號第七十六期,第35頁, 2009年10月15日

贈別--為畢業而作





贈別
──為畢業而作

和諧客機
劃破
一路平靜

據說是外星人劃下的麥田圈
在客機掠過的一刻
在草坪上形成

羽毛狀的圖騰
祝福的象徵──
或許只是我強加的幻想

一次期而遇
半飛行的我們同時降下
天空之中我們不曾相遇
相遇或許只為別離

那個時刻,不作他想
我們披上光鮮的袍服
整理壓皺的衣領
改變焦距,然後
掀動嘴角
把自己和對方的微笑都放進
各自的黑盒

匆匆忙忙間
似笑非笑的臉龐
在燈影消逝的時刻
予以保留

在燈和影之間
被回收,還是被保留
我分不清了
而時間亦在那刻失足倒下

不想著什麼
只見一雙目光炯炯的
凝視未來
「你將往哪裡去?」
我問道
你也不知曉
只是從此不走回頭路

那一個下午,為了追尋
不清的憧憬
逐漸遠離
離別之際,祝福大家

2009年6月13日

《秋螢》復活號第七十六期,第33-34頁,2009年10月15日

關夢南:寂寞忍受中成長的詩人





《秋螢》復活號第七十五期,第1-2頁,2009年9月15日

2009年10月13日

莊子的辯證思維──以《齊物論》為主要例子

莊子的辯證思維
──以《齊物論》為主要例子

  在莊子看來,世界上一切事物,一切現象都是道的變化所成,「類有不類,相與為類」即是齊物,而人能「齊物」,就可以擺脫生死,禍福,哀樂,是非等帶來的煩惱,從而把貧富,貴賤,得失等一切都置之度外,就能夠逍遙自得,遊於無窮。這是莊子視「齊物」而到達道的最終境界,而達到齊物之前,必有不齊。莊子面對這現實,即行省察,他在現實的層面上進行反省,透過批判不同的現象或對象,反思世界、社會及人生之種種問題。其思維,可說是對傳統思想的一種超越,莊子的關懷點是如何在缺乏反省的社會中,借反思與批判來提升世人自我的覺醒。

  在意義上,莊子思維是積極的,創新的、反常態的。對其思維作一簡略描述,莊子思維的所著重的乃突出事物的相對性,在對事物的認識中,亦彼亦此,相互類比,這亦是莊子思辨的特色。

  在討論莊子特殊的批判思維之前,我們先要瞭解其思維的產生,實有其特有的時代與學術背景。在《天下篇》中所見,於莊子的年代,思想領域出現「天下大亂」的情況,儒道墨法齊起,以不同方法解決同一問題。惟各家互不相容,只重己說,莊子洞察此現象後,遂建立一套獨特的思考方式──以「道」為中心,思考生活上的不同事物及其價值,並加以反省,再通過寓言、比較等手法,進行思辨。在此報告中,本人將以《齊物論》為主要分析對象,細察莊子思維的特色。


  一,相對性思想

  相對主義是莊子的批判思維中重要的一環,這在《齊物論》篇中表露無遺,而其他篇章則繼承《齊物論》的精神,將之進一步推衍。

  首先援引西方的辯證法批判和莊子的思辯作一比對,西方辯證法認為,矛盾著的對立面之間互相依賴、互相貫通、互相包含、互相滲透。任何事物的內部,都包含著肯定和否定兩個方面。另外亦有否定之否定,就是「回到出發點的運動」,簡單而言,辯證運動也就是肯定通過對自身的否定,再通過對否定的否定回到肯定自身,達到肯定和否定這兩個「對立面的統一」的運動。至於莊子,則著力於事物相對的特性,然後再行否定和超越。

  可以言,莊子的思辯和西方辯證法有著微妙的契合,它們不是等同,而是方法接近,在本人看來,莊子實有以一辯證的進路,去解說其學說內容。


  二,物界的相對觀

  莊子借助相對主義以辯證其思想。正如《秋水》篇中,莊子借河伯與海神說明一切都是相對的,如「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辨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已。」黃河之神河伯為黃河之寬廣而沾沾自喜,豈料當他順流東下,至北海,才赫然發現北海竟「不見水端」,浩翰無邊。由此可見,黃河的狹隘是相對北海的浩翰蒼茫而言。
由於萬物無常,一切只是相對的。就貴與賤而言,「物無貴賤」,因為「貴賤有時,未可以為常」。其中莊子說:「帝王殊禪,三代殊繼。」;「差其時,逆其俗者,謂之篡夫;當其時,順其俗者,謂之義之徒。」同樣是洋溢和熙禮儀的禪讓,同樣充滿激烈廝殺的戰爭,竟有著如何不同的結局和評價。由此可見,貴賤因不同的時代背景和歷史條件而變。相同事物的意義和價值不總是相同的,而是因「時」而變的,是相對的。而大小亦是,莊子言「計四海之天地之間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洋乎?」即言四海在天地間,不就像一粒稊米存在糧倉之中嗎?相對天下而言,四海根本不足以言「大」。

  莊子認為大小、壽夭、彼此……的差別「只是相對的,是排斥絕對的」,這是莊子肯定的立場。他否認相對而言的大小、壽夭、彼此之中有絕對、有本質的差別,便道出:「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泰山為小,莫壽乎殤子,而彭祖為夭。」「以死生為一條,可不可為一貫。」可見莊子是以肯定的角度看客觀事物物的相對性。而相對只是出於事物在其外在性分的差異。
莊子由是得出結論,即大小只是相對而言,並非絕對,故天地並不足以「窮至大」,毫末亦不足以「定至細」。因為「物量無窮,時無止,分無常,終始無故。」

  相對存在是莊子對宇宙現象之基本認識。莊子欲達人間之自由逍遙,故一面生存於相對的世界裡,一面擺脫相對世界之限制,打破有無、大小、是非、善惡、榮辱的概念,那才是真正的超越了相對的世界,從而進一步齊萬物而臻逍遙,將相對存在的萬物泯滅其區別相,即「泯是非,破我執」,也就是齊萬物等,超越現象社會而臻至「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齊一」的境界。因此物界的相對性存在是莊子對世界的基本認識和肯定,也是其思辯之源。


  三,主體的相對性

  另外,莊子強調事物的相對性,而否認客體的絕對差異,他認為由於人們運用不同的,相對性的觀念才得出相異的評價結果。其實以道觀之,萬物齊一。他說:「無物不然,無物不可。故為是舉莛與楹,厲與西施,恢詭譎怪,道通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毀也。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齊物論〉所謂差別,也不過是相對不同的參照對象之部分與整體而言。而各人對同一事情,皆有不同之取捨標準,也就是「成心」,心存成見,導致片面,獨斷的價值判斷。

  而面對情境的相對,其導致的評價結果也會是相對,正如「麗之姬,艾封人之子也。晉國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及其至於王所,與王同筐床,食芻豢,而後悔其泣也。」〈齊物論〉「涕泣沾襟」和「後悔其泣」之間存在極大的矛盾,可見主體本身亦有其相對性。

  而言生和死,莊子說:「予惡乎知說生之非惑邪!予惡乎知惡死之非弱喪而不知歸者邪!」「予惡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蘄生乎?」〈齊物論〉誰都怕死,但誰知道死了後會不會後悔為什麼要生,莊子道出了生和死的相對,人們都從死亡畫出生存,由於人只對生有認識,而對死一方的認識有所局限,因此對生有所趨向。

  可見大小,是非,貴賤等現象的判斷都是隨著不同的時間環境,以及主觀的認識而產生不同的價值判斷。莊子因而帶出,世俗中所謂的價值都是偶然而又無意義的。


  四,相對的融合

  辯證法認為,矛盾著的對立面之間互相依賴、互相貫通、互相包含、互相滲透,而莊子實質亦施展了這個原理,他言:「物無非彼,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故曰:彼出於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說也。雖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齊物論〉是,非的概念都是每人各自建立在自己的有限的觀點上,這些觀點都是相對的。同一事物可以有許多觀點,各人堅持一是,即証明有一非是的觀點。

  但說到底,是或彼,生或死,皆因有相對的出現而存在。沒有是,則沒有對是之非,「非是」,因此對立面之間是「互相依賴」的。

  莊子又言「是不是,然不然。是若果是也,則是之異乎不是也亦無辯;然若果然也,則然之異乎不然也亦無辯。化聲之相待,若其不相待。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窮年也。忘年忘義,振於無竟,故寓諸無竟。」〈齊物論〉以自然分際來調和一切是非,便是相對的「互相包含」。

  在《秋水》中,莊子引出河伯海神的問答,再將他們所論的大與小,貴與賤,有形與無形之間的差異一概推倒,加以「否定」而歸出萬物一齊的論點。莊子認為天地萬物在存在的根據和意義上同一,個性和各自的原則不同而具有同樣的理由和依據,具有同樣的權力和資格,而沒有大小之別,高下之差,也就是齊物。


  五,相對中的絕對

  莊子以相對主義道出若從世俗之常識/心來觀察宇宙萬物,則大小等差便橫梗於心,故要去除「物觀」,以「道」觀照自省,方能齊一萬物,暢通人我,則逍遙自由。

  正如馮友蘭言,「是」(此)和「彼」,在其是非的對立中,像一個循環無盡的圓。但是從道的觀點看事物的人,好像是站在圓心上。可以理解在圓周上運動著的一切,但是他自己則不參加這些運動。這不是由於無所作為,聽天由命,而是因為已經超越有限,從一個更高的觀點看事物。在本人看來,莊子把自己置於局外,他對是是非非的爭論,冷眼旁觀,因為誰是誰非不可得知,也可以就,是非根本沒有分別,他覺得沒有相干,也就沒有分別的必要。

  莊子認為世界萬物本身是相對的,因此在世界萬物之間的差別是毫無意義的,而作為世界萬物的本體的道則是絕對的,因此莊子的相對中亦包含絕對性。是以事物的相對中的,有絕對的性質,於本人看,這裡像是辯證法中的「否定」,促使「肯定的相對」轉化。

  在相對主義的理論觀念基礎上,莊子的主要藉以辯證「萬身一齊」〈秋水〉,萬物在根源上是同一的。所以相對主義的理論立場要求對待事物的基本態度是齊一萬物的,泯除和相容事物之間觀念上的界限和實際的對立,在莊子中稱為「無方」。

  「道」是莊子心中的理想境界,並為世界的本源,自古以來便存在著。天地萬物及人事間之背後都由運行不息的「道」在支配著。莊子認為「道」是無限的、絕對的、超越時空的。它生出天地、帝王、神鬼以及一切事物,而又自本自根,不可捉摸。莊子在《大宗師》中謂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且「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已固存」。

  故「道」是永恆的、絕對的、無變化的;而萬物則是暫時的、相對的、有變化的。因此他說:「道無終始,物有生死。」莊子認為由於萬事萬物都生於「道」,因此人最理想的境界便是順從「道」及自然。若人能歸於「道」,便能逍遙自得。這一切均從他心中最理想的層次───「道」而言的。


  六,道的觀照點

  莊子思維其中一立點便是站於一理想化、絕對的,至高的「道」而言,《齊物論》把這叫做「照之於天」,就是從超越有限的觀點,以道的觀點看事物。在「道」這個最理想的層次下,莊子亦看到了宇宙萬物不停的運動變化。莊子明確地肯定了萬物的自然變化,如「年不可舉,時不可止,消息盈虛,終則有始,是所以語大義之方,論萬物之理也。」他又認為「物之生也,若驟若馳,無動而不變,無時而不移。」即萬物的生長,如快馬奔馳一般,沒有一個動作不在變化,沒有一個時間不在移動。

  隨著觀察的立場不同而有所差別,隨著視覺的變化而變化,如「天地即為稊米,毫末如同丘山」〈齊物論〉又言:「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太山為小。」在「通天下一氣」(〈知北遊〉)的自然觀中,萬物如一。就此,莊子表現了一個十分明確的辯證觀,由於萬物都有其自然的稟賦與天性,是變化不定、有限的,只有「道」才是無限的。

  以「道」為背景,站於現實的世界之中,觀察客觀的物質世界。《齊物論》說:「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謂之而然。惡乎然﹖然於然。惡乎不然﹖不然於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無物不然、無物不可。故為是舉莛與楹,厲與西施,恢詭譎怪,道通為一。」萬物雖不相同,但是都「有所然」,「有所可」,這一點是一樣的。它們都是由道而生,這也是一樣的。所以從道的觀點看,萬物雖不相同,可是都統一為一個整體,即「通為一」。

  《齊物論》裏還說:「是不是,然不然。是若果是也,則是之異乎不是也亦無辯。然若果然也,則然之異乎不然也亦無辯。……忘年忘義,振於無竟,故寓諸無竟。「無竟」是得道的人所住之境。這樣的人不僅有對於「一」的知識,而且已經實際體驗到「一」。這種體驗就是住於「無竟」的經驗。他已經忘了事物的一切區別,甚至忘了他自己生活中的一切區別。他的經驗中只有渾沌的「一」,他就生活在其中。莊子要指出的是,我們本身就在道之中,只要明白這點,所有物我是非其實無別。說到這裡,莊子將先前的否定再加否定,由於道的存在,物的相對性已經被大道所否定,莊子之思維再度轉化。


  七, 觀念的破除

  莊子謂「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而知者,殆而已矣。」〈養生主〉他認為人的生命有限,而知識是無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實在是沒有必要。且由於客體的多變與受到時間、空間的限制,往往會造成主體認知的有限性。另外,人要得到知識,多以語言作為工具和手段。可是,語言不能完全描述人們所有的認知。當河伯抱著「至精無形,至大不可圍。」的疑問時,北海曰:「夫精粗者,期於有形者也;無形者,數之所不能分也;不可圍者,數之所不能窮也。可以言論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論,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在莊子眼中,如果人們在認知活動中試圖憑語言狀述、議論事物,則只能獲得事物長面的粗淺認知,而不能深入透析事物內在的本質。

  可是,旁人或會問,莊子本身認為「道」是無限的,萬物都應該順應「道」而行,不應再加上什麼外物,但語言卻對於「順應道」是有所防礙的,而他本人亦對語言採取一個反對的態度。可是,他卻用語言來帶出自己的思想,豈不是自相矛盾?我們要明白的是,莊子有這樣的申說是由於他從現實的世界的角度來看,語言的運用是現實世界中少不了的。但莊子本身並沒為語言文字所累,他只視其為一表達「道」的工具而已。因此他的所為,並沒有離開「道」。 

  若一個深深明白道的人,他自己本身可以用心感受到道,故能做到「無言」。可是一般的人,根本未明白道,因此莊子便要運用現世的方法,借用語言為工具來帶出一理想化、一個更高層次的認知標準。

  這個是思想家共同面對的語言困境,莊子說出相對,絕對,最後只想通往道,但道既是至高,可用三言兩語說穿,則不能言是最高的道。觀念破除之道,是莊子哲學理論思考的特殊方式,莊子索性不言之,「大道不稱」《齊物》,「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北遊》,莊子也只能用否定或隱喻的方式,來暗示或者說「跡近」最高的存在,最高的真理,亦即道。


  總結莊子的思想體系,是探究道和萬物之間的關係,而莊子瞭解到,解說道,即把自身陷入語言困境的陷阱中,因此他所用的是一特殊的思辨方法。莊子先指稱世間萬物客觀上,主觀上皆有必然相對的特性,這是走在一肯定的進路;而另一方面,事物的相對中的,有絕對的性質,這裡像是辯證法中的「否定」,促使肯定轉化為其他事物的方面。莊子再言以道觀之,世事萬物無相對,然而道在莊子心中其實不能言,在某程度上,莊子對道只是否定,「大道不稱」,不能言說,是以只好不說破。在這裡可見,莊子的思維是層層走向更高的觀點,這是其思維的超越性──超越有限的人、物,超越日常經驗世界,也超越特定因而是相對的知識。最終,莊子齊物,齊一切是非,相對觀念,甚至可破除不同觀念,混跡於茫茫大道之中。


參考資料:
1,郭慶藩:《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61。
2,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篇(第二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陳鼓應:《莊子今注今釋》,北京:中華書局,1983。

2009年10月2日

流落



流落

流落一個異地
沒有相似的臉孔
只有相似的目光

2009年4月18日

《秋螢》復活號第七十五期,第17頁,2009年9月15日

目空



目空

旅程上
耳筒裡熟悉的音符
游走在寂寞的邊緣
孤身和隻影,室溫中
尋找微妙的平衡

窗外流過花木
一條長長的暗道
越過去,
即便夢入第幾層的紅樓
迷霧裡
不急於看花
卻輕捎來一箋一管
沾一沾霧氣
筆墨流淌青春的淚
滿面
迷信宿命
得待千世輪迴才修成正果
刻印沒有斷句的舊經典
箋紙從此擱在
空坐之上

於空洞裡尋問
我的回憶與命途
指我迷津
告訴我命中注定可以改寫
滿紙不再是荒唐

暗道門忽地打開了
逃出來,再進不了

重門掩
迷霧散盡
箋上文字續續
隨緣而化
印象中只遺下
“迎著淒風冷雨看風景”
花木還是花木
曾經夢入紅樓幾多層
不知曉

此刻天也空,地也空
只借一句好了便好了
空坐之上
遺下空無一物

2009年8月17日

《秋螢》復活號第七十五期,第16頁,2009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