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
享受
只在旁人的側面的流浪
最細微的變化都明顯,觀摩
由光線塑造的形象
心識流動
這天,單獨面對的自己
無法以光造形
屋內光線
明暗、晃動
側影
天一半地一半
要繼續游移
方可領略的
微明,在每人心中的意義
為了活著
為了不住思索
不確定必要存在
如流浪到盡頭還是邊緣
然後待在文明邊緣,仰望
天的一角
是為光明的出處
因為一點的光
已能確立世界的
原型(最起碼,已脫離黑暗
最起碼,看見)
利用一面鏡子、一道光
映照的自身
即使,隔著雲的疏落
就只能望得見它的破碎
2010年6月1日
《詩++》第二期,第23頁,2011年1月1日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